2017年7月5日 星期三

[日記] 加州實習滿一個月心得

時間不知不覺就來到了七月一號,來加州的安霸實習已經滿一個月了。


Flowers in Filoli Garden, Woodside CA

剛從台北飛舊金山的時候,本來還很天真的想要搭乘 BART 轉 Caltrain 到 San Jose,不過熱情的篤儀即時伸出援手,遠從 North San Jose 開車來接機,還帶我們去 Target 採買,讓第二天就要馬上跟實習公司報到的我,省了很多安頓的功夫。前面兩週還搭篤儀的車共乘去上班,對於適應環境真的幫了很大的忙啊!

老實說,第一天到加州,心情是有點憂鬱的。那天晚上跑去家附近的 Plaza (商場),滿滿的中餐館,感覺超不像在美國。而且大多都只能用現金,讓平時在麥迪遜習慣都用金融卡消費的我實在不太習慣。因為身上都沒有現金,最後只能跑去吃夏威夷料理 Poke House,由於之前在麥迪遜都很少外食,即便是點餐都還是覺得非常緊張。尤其第一個星期的夜晚,南灣這邊的氣溫又超低,打開手機查看天氣,發現也只比麥迪遜高了一度。更讓我覺得:「天阿!這真的是加州嗎?」還好每個週末都有跟台灣的朋友一起出去走走,一起聚聚。讓我一開始來加州的那種陌生與不安感逐漸消散,也慢慢習慣這邊的生活。

工作方面還掌握得住,比較挑戰的部分在於需要大量線性代數的知識,以前沒有好好學線性代數,果然出來混,該還的還是得還。所以就乖乖地開始重看台大電機蘇柏青教授的線上課程來複習,外加 Youtube 的一些教學影片。每週依舊固定用一張投影片報告自己的工作進展,外加些圖說說明本週工作內容。雖然每週都覺得自己的效率可以再高一點,不過面對數學比較多的題目,好像還是得給自己留些思考的時間吧?要快也快不太起來。總之,希望老闆可以滿意我的進度囉!

仔細想想自己真的還是滿幸運的,有幸被大學同學內推上了安霸,然後也在南灣找到人很好的台灣房東,房東太太還是台大研究所的學姊。另外兩個房客也剛好是台大電機跟台大生機的學弟,還有一個台科大(雙膝一軟)的前輩。然後在灣區不但有一大票大學同學之外,也有高中同學、國中同學、小學同學、甚至是幼稚園同學啊!!!雖然自己是活在台灣社交圈的舒適圈之中,但是能夠在灣區有這麼多認識的人,還是覺得很幸福啊~~

說到待在舒適圈這件事情,覺得自己在台灣受教育跟成長,又是經歷過大學時期當過 PTT 重度使用者的世代,念的又是工程領域。在這邊要可以跟印度人、美國人打成一片實在是不太容易,遇到台灣人或是中國人,還是比較容易可以成為朋友。所以我不像換日線的作者群,好像隨時都有很多文化衝擊的文章可以寫(笑)。尤其最近又看到一篇努力融入美國文化的姑娘的文章,感覺要真正融入美國文化真的需要一個美國女朋友(大誤)。所以看來我這輩子大概沒機會了,還是認真刷題看 Netflix 就好了(誤)不過來美國也才快一年,也許還需要一點時間來慢慢學習美國文化吧!

來加州跟很多人聊天之後,覺得在灣區生活也是相當不容易。除了要找份好工作之外,可能也隨時要注意新工作的機會,為了換到好工作,下班後也是要努力刷題準備。如果魯宅單身在灣區,可能也要花不少精力去找到幸福的另外一半。如果有了女朋友,無論是要在台灣或是美國結婚,都是一件花錢且麻煩的事情。有了老婆、生了小孩之後,可能又要開始擔心小孩的學區問題,而好學區的房子也是相當昂貴的。來這邊感覺又是要在複製台灣過去的房地產循環:買房置產、當包租公婆、賺更多錢買學區房。差別只在灣區沒有少子化問題,科技人才也源源不絕的湧入此地,所以看來房價還會持續上漲,租金也是。我講的也許只是某種角度跟刻板印象吧!不過也真的覺得在灣區(美國)的生活並不輕鬆。好像也漸漸了解為什麼以前有前輩一從美國畢業就回台灣發展了。話雖如此,但如果可以在灣區工作,即便美國的稅超重、各種保險費用超高,但還是有機會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在灣區買車買房生小孩。也難怪台灣的優秀人才都不斷的跑來美國發展了。

隨便亂打一些心得,想說滿一個月的心得還是不要拖到實習結束都還寫不完。邏輯不通,文筆不順的地方就請大家多多包涵好了。





1 則留言:

  1. Hello! 很高興你也申請來美國念書了!要跟美國人聊天打屁真的不容易,而且有很多他們的文化要學習。我最近就有開始在看他們的脫口秀節目補充一點美國文化知識。我在這邊也是每學期都至少有一個專題作業是跟非中文使用者同組,強迫自己至少會有些時間需要跟外國人溝通。學校其實也常常有很多機會可以讓國際學生互相聊天交流,如果課餘時間有閒暇的話,其實都滿不錯的。有機會的話再交流些留學經驗囉!

    回覆刪除